作者:佚名 来源于: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
王守仁(1472-1528)明中叶哲学家、教育家。
王守仁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。他主张从"致良知"入手,通过教育,把个人的私欲灭掉,保存各人固有的天理"良知",养成封建道德品性。教育就是要陶冶人格。"操于其心者,其动妄;荡于其心者,其视浮;歉于其心者,其气馁;忽于其心者,其貌惰;傲于其心者,其色矜。"王守仁从"致良知"出发,在教学原则上提出许多值得重视的见解:一、重视躬行实践。认为真知必须行,应在行动中学习,以求真知;二、重视独立思考。认为教学是要引导学者"各得其心",学习贵于"自求""自得",学问要旁人"点化"不如自? 解化";三、主张循序渐进。他认为学习必须"从本原上用力,渐渐盈科而进",四、主张因材施教。认为教师教人如医生治病,要辨症施治,"夫良医之治病,随其病之虚实强弱,寒热内外,而斟酌加减,调理补泄之,要在去病而已"。
中国近现代儿童教育家、儿童故事专家孙敬修
中国近现代建筑学家、建筑教育家梁思成
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
著名教育改革家冯恩洪
中国近现代经济学家、教育家马寅初
著名行动教育专家顾泠沅
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教育家、文字学家吴玉章
中国著名教育家、乡村教育的圣人陶行知
著名数学教育专家张思明
著名学习力教育专家、家庭教育顶层设计专家余建祥